最近,网络上一个新词突然火了起来:隐形贫困人口。
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非常能花钱。朋友圈里晒的是去各地旅游的照片,用的是最新款大牌手机,穿的是当季新款衣服,时不时就去高档餐厅吃大餐,花高价健身或者请私教。但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什么钱。不仅没啥存款,许多还身负债务,是名副其实的穷人。
对于“穷”这件事,始终是很多人过不去的坎,早先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就红遍大江南北,到现在,“隐形贫困人口”又一度风靡。此词一出现,便瞬间在微博和朋友圈里流行起来,不少年轻人仿佛他乡遇知音,两眼泪汪汪,纷纷举双手表示,自己正是那“新时代”的“新穷人”。
“隐形贫困人口”让人想起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话: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风风光光,其实船袜早已滑到了脚底。作为一种新贵与赤贫的吊诡结合体,该如何看待它的出现?
媒体怎么评
肖京京发表在东北新闻网上的《“隐形贫困人口”映射当代消费观》一文中,认为“隐形贫困人口”代表着一种及时行乐的消费观,但这种生活观念却缺乏承受风险的能力。
“类似这种‘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其实早已有之,不过之前的‘月光族’人群一般是收入较低的年轻人,而现在自称为‘隐形贫困人口’的群体却大部分都是中等收入的白领,他们虽然自称为‘贫困人口’,但从收入方面其实与‘穷’字毫不沾边。他们所谓的贫困只不过是因为消费观念的转变,不再注重储蓄而是抓住机会享受当下,这种生活观念虽然并无批判之处,但是却缺乏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陷入非常被动为难的境地。因此,过好当下生活固然重要,规避风险的意识也不能全部抛弃,只有两者兼顾,才是‘优质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范娜娜发表在新京报上的《“隐形贫困人口”别总活在“话语温室”里》一文中则表示,“隐形贫困人口”是年轻人对个体身份的全新构建,但这种停留在表面上的群体狂欢,缺乏深度和意义。
“其实,‘隐形贫困人口’作为一种网络热词被大量使用到网络聊天中,只是一些年轻人对个体身份进行一种全新的建构,成为个体身份辨认的标识。个体间通过使用这一符号的互动,在自嘲中互相安慰,从而获得一种群体的认同感。”
“虽然它能给个体带来群体认同感,让个人更好地融入到与周围人的对话和交流中去,但它却是‘夸大了因观看而带来的快感,它对那些可见之物夸大其辞,吹捧,凸显那些浮面的表象,并拒绝意义或深度。’ ”
“紧随其后‘隐形单身人口’、‘隐形吃货人口’集体上线,各类段子横空出世,形成新的群体狂欢。但这逃离不了的一个事实是,用恶搞来调侃,用娱乐来戏谑,狂欢过后一地鸡毛,不良的消费习惯依旧没有改变。”
光明网发表的《你是“隐形贫困人口”么?》则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认为“隐形贫困人口”其实代表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消费主义的不断发展带来的传统“无产”概念的变形。
“消费社会的定义或有争议,但消费主义文化确实如狂飙来袭。可以看看今天的现实:一个人的成长,是靠消费水平的爬升展现的;一个人的成功,是靠消费能力倒推出来的;时间的意义,是靠储备消费能力来定义的;自我的实现,要看完成了多少符号性消费。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每个人的名字都变成了一个二维码,而二维码,正是一种消费编码。”
“与消费主义伴生,传统的‘无产’概念也发生了变形。已经很难想象城镇青年当中有赤贫者,但他们中的很多人确是消费文化下的无产者。一些网友在‘隐形贫困人口’的话题下回复说:‘看看自己常晒的朋友圈,再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是自己没错了。’这句话,很清楚的表达出了‘无产’的新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消费文化和弥散性焦虑会同时成为青年群体中的热门话题域。”
编辑有话说
从前段时间微博上很热的“月薪一万是讨饭”的言论,到刷爆朋友圈的《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再到如今“隐形贫困人口”一词的走红,年轻人看到以后,纷纷表示自己全部中弹,一上网才发现原来活得如此惨兮兮。不少人借助“隐形贫困人口”来“哭穷”,但他们真的是“贫困人口”吗?
先来看什么是“贫困人口”,是指那些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人群。而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说白了就是有吃有喝有玩不过没啥存款的人。很明显,这两者差别相当之大。
那就再看看中产阶级的定义: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不禁让人恍然大悟,“隐形贫困人口”似乎和中产阶级有着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这么来说,“隐形贫困人口”才不是什么“贫困人口”,不过是一部分生活条件较为优渥的年轻人的自嘲罢了,而这种自嘲其实更来源于某种自信。敢做“隐形贫困人口”的,都是生活有依仗的人,只有心里不害怕才会选择月光。如果经历过孩子生病父母进医院的人生困境,有几个人敢于不留存款?而“隐形贫困人口”的走红,或许是这些年轻人借助自嘲来寻求安全感的方式。哭穷过后还是该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不过因为获得了群体性认同感,这种大手大脚的行为可能就会更加让人心安理得了。
最近热播的都市剧《北京女子图鉴》里的王佳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隐形贫困人口”了。表面上住在高档的小区里,但不过是在这栋楼的地下室,连接受手机信号都很困难;每周都逛街,为买下一件1000元钱的裙子可以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寻找高仿的渠道,只为购买高仿的大牌包包。
《北京女子图鉴》剧照
王佳佳在电视剧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其实在北京,除了你自己,谁都不知道谁几斤几两。在社交场上大家都戴着面具,一个人表面上的形象和背地里的情况可能天壤之别。这也难怪,除了“隐形贫困人口”,相继走红的还有“隐形肥胖人口”、“隐形颓废人口”、“隐形学霸人口”等词,“隐形”似乎成为了一个更为流行的词汇。
“隐形贫困人口”与“月光族”最大的不同在于加了“隐形”,而这样一种“隐形”,或许代表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大家似乎越来越习惯于在社交软件上或者社交场合里把生活弄成光鲜亮丽的样子,拒绝展露真实的模样。而用消费换取一份社交虚荣则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因为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能够给人带来身份认同感。
处在社交时代里人们,有多少能避免患上“存在焦虑症”?在英语里,有个专门描述这种行为的词“fomo”(fear of miss out),直译为害怕错过。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拥有想成为某个群体一员的强烈愿望,渴望被接纳,被认可,而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隐形贫困人口”,他们的初衷,是否也是渴望融入城市、渴望被某个群体接纳?
不过,这样的行为到底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洛丽塔》里曾写道,人有三种东西是无法隐藏的:咳嗽、贫困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弥彰。所以说,贫困哪有什么显性和隐形之分,隐形贫困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自我麻痹。在社交场上自导自演了场独角戏,就真的成为了土豪了吗?你真正在乎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你的表演;而那些你还未注意到的人,可能早已看穿一切却懒得揭穿罢了。
一项关于中国奢侈品行为心理趋向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人群年龄在22岁到45岁之间,平均比欧美奢侈品消费群年轻了15岁。全球奢侈品的消费水平是个人财富的4%,但中国一些年轻消费者却用个人财富的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购买奢侈品。
“我只是为了看起来富一点,才穷下来的”,“隐形贫困人口”的显性奢侈,已截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储蓄消费”,而他们所代表的这种消费观,或许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过,如果因为多买了一个名牌包包,导致下个月连水电费都交不起,那个时候的你,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