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药驾的新闻在网上频频出现,由此引发的道路事故日益增多,引起众多人的关注!

近日,有着10多年驾龄的刘某因在出发前服用了感冒药,行驶途中,由于药力发作,导致他不停地打瞌睡,迷迷糊糊中撞上对向车道路边一辆宝马轿车,自己也受了伤。交警在事故现场勘察后,判定此次事故由刘某负全部责任。

那么,药驾到底有哪些危害?驾车不能吃哪些药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
药驾有哪些危害?
“药驾”,简单来说就是指服用了某些会影响驾驶安全的药品,而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正是导致“药驾”的罪魁祸首!

多数人吃药前常常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明显,但当发生在驾车过程中时,其危害就被放大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药驾”不同于“酒驾”,酒驾者往往会由于酒精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而药驾时,驾驶员在服药后并不会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加之多数人对“药驾”的相关了解很少,因此“药驾”很难被发现和避免,这就使得“药驾”成为了马路上的“隐形杀手”。
哪些药物不良反应会引起药驾?
不良反应一:视物模糊
如果开车时视力受损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下列药物均可引发视力降低、视物模糊或复视等症状,开车前应谨慎服用。
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不良反应  | 
解热镇痛药  | 布洛芬  | 少数人出现视力降低、辨色困难  | 
吲哚美辛(消炎痛)  | 视物模糊、耳鸣、色视  | |
解除胃肠痉挛药  | 东莨菪碱  | 可扩大眼瞳孔,持续3-5小时,出现视物不清  | 
阿托品  | 视物不清或模糊,约持续一周  | |
扩张血管药  | 二氢麦角亭  | 视物不清,偶发呕吐、头痛等症状  | 
抗心绞痛药  | 硝酸甘油  | 视物模糊  | 
抗精神病药  |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  | 视物模糊、复视、眩晕  | 
利培酮(维思通)  | 视物模糊、注意力下降,偶有头晕  | 
不良反应二:嗜睡
许多药物中含有中枢抑制类成分,从而使驾驶人员产生嗜睡、困倦、疲乏等症状。例如:
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不良反应  | 
抗感冒药  | 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感冒清、日夜百服咛、复方盐酸伪麻黄碱、复方氨酚烷胺、酚氨咖敏  | 服药后大脑反应迟钝、警觉性下降、注意力分散、昏昏欲睡  | 
抗过敏药  | 扑尔敏、苯海拉明  | 嗜睡、口干、恶心、呕吐  | 
镇静催眠药  | 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巴比妥类、水合氯醛  | 抑制中枢神经,诱使睡眠  | 
抗偏头痛药  | 苯噻啶  | 嗜睡、困倦、疲乏  | 
质子泵抑制药  | 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泰美尼克)  | 偶有疲乏、困倦  | 
因此,服用此类药后应尽量避免开车,或改选替代药物。
不良反应三:眩晕或幻觉
驾驶车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集中,如果服药后出现眩晕或幻觉,势必会影响驾车安全。具有此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不良反应  | 
镇咳药 
  | 右美沙芬(普西兰)、那可丁可  | 嗜睡、眩晕  | 
喷拖维林(咳必清)  | 服用10分钟左右可出现头晕、眼花、全身麻木,并持续4-6小时  | |
解热镇痛药  | 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  | 可导致耳鸣、视听力减退,眩晕  | 
吲哚美辛、普奈生、布洛芬  | 可导致老年人精神模糊  | |
抗心绞痛药  | 心得安、慢心律  | 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  | 
硝酸甘油、双嘧达莫(潘生丁)、派克昔林(心舒宁)  | 眩晕、乏力  | |
抗病毒药  | 金刚烷胺  | 产生幻觉、精神错乱、眩晕、嗜睡、视物模糊等症状  | 
不良反应四:定向力出现障碍
定向力是指人对时间、地点(或方位)及人物的判断能力,这也是驾车过程中的重要能力。当驾驶员定向力出现障碍时,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故应引起重视。
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不良反应  | 
镇痛药  | 注射哌替啶(度冷丁)  | 偶致定向力出现障碍、幻觉,犹在腾云驾雾  | 
抗胃溃疡药  | 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 引发幻觉、定向力障碍  | 
避孕药  | 左炔诺孕酮片  | 长期使用可导致定向力障碍,左右不分,视网膜血管异常等  | 
不良反应五:多尿或多汗
多尿、多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驾车员的情绪及注意力,对驾车安全造成威胁。
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不良反应  | 
利尿药  | 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 听力减退、耳鸣、暂时性耳聋  | 
阿米洛利(武都力)  | 口渴、头晕、视力改变  | |
降压药  | 复方双肼屈嗪片  | 尿量增多  | 
吲达帕胺(寿比山)  | 4小时后利尿作用最强,出现多尿、多汗或尿频  | |
哌唑嗪  | 尿频、尿急、体位性低血压  | 
因此驾驶人员应注意这些药物的服用,或者降压时选择不利尿的药。
除此之外,驾驶人员也应注意由不当服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守药物的服用方法,需整片服用的药勿分割或嚼碎服用,谨遵医嘱。另外,保健品虽然不是药,但有些也可引发“药驾”,驾车前请一定咨询医生进行服用。
如何避免“药驾”?
首先,驾驶员在看病或买药时应主动说明“我是驾驶员”,请医生尽量避免开出对驾车安全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其次,在服用药品之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成分、用法用量的同时关注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切忌超剂量用药,并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内开车,因为此时药物的效力最强,对驾驶员的影响也最大。

另外,如果服药后开车,应时刻注意自身状况,出现身体不适或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停车休息。患病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增加休息静养。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